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 微軟和豐田汽車的最高經營者也都具有強烈的危機感,作為期貨專業投資者更是用“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”來提醒自己。著名的管理專家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其《專業主義》一書中講到,只有那些總以為自己的經營環境危機四伏並時刻關注各種“壞消息”的企業,才有可能免於滅亡。  “Nothing is certain but uncertain”,這句話在期貨市場應當說是再適用不過了,意思就是說,除了行情走勢難測這一點可以確定之外,沒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。所以,一旦建立頭寸,就要拒絕那些蒙著眼睛的信心,而要以惶者的心態謹慎地對待行情。  美國前財長魯賓相信,天地之間沒有絕對,人的所有決定只是基於每個結果與其成本、效益的不同幾率而來,唯有認識到這一點,才能有好的決策。另外,魯賓有四個原則,也可以用來指導投資。魯賓說,在高盛投資公司26年與克林頓政府6年多,每次面臨決策選擇時,自己都遵循四個原則宿霧:一是天下唯一確定的事就是不確定性;二是每個決定都是權衡幾率的結果;三是面對不確定性,必須果斷並採取行動;四是決策過程的品質往往比決策的結果還要重要。  關於期貨市場的不確定性,以及個人認識的有限性,“老期貨”們都應當有些感受。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思想似乎都是說給期貨人聽的,比如莊子就說過,看似必然的事情實際上並不一定發生,大的也未必大,小的也未必小。期貨市場是一個讓人快速認識“自我”的場所,對於自己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,市場很快就會告訴你結果——是對了還是錯了。自己執著相信的東西可能很快就會被市場否定,往往昨是今非,或者昨非今是。  《莊子》中說,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往往是只識其一,不知其二。人人都尊崇自己的才智所了解的知識,卻不懂得自己的才智有所不知,總會有些一開始不知道後來才知道的知識。年初時認為是對的年終時又會轉過來認為是錯的。《莊子》中還講了一個“巴里島蘧瑗知非”的故事,蘧伯玉六十歲就有六十次變化,隨著年歲的變化與日俱新,不斷改過,但還是擔憂六十歲時認為是對的會不會就是五十九歲時認為是錯的。蘧伯玉能成為衛國的賢大夫或與他的這種惶者精神不無關係吧。這個典故後來被辛棄疾引用——“試回頭五十九年非,似夢裡歡娛覺來悲”,但願期貨投資者,回首自己的期貨投資時,不會有辛棄疾這首詞的感覺。  期貨投資最好不要先入為主地臆測行情,而是要跟著市場走。期貨與股票不同,不可以長期戰略性持有。一方面,期貨市場的決策本身就是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,根據不完善的資訊所做出的評估判斷,那種憑借主觀判斷然後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,不是與時俱進的做法,陶醉於戰略性操作,就會受到市場的懲罰。另一方面,從行情的歷史走勢中,我們也得不出可以戰略性操作的結論。與道瓊斯指數近100年來從100點漲到12580點不同,打開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三月期銅的走勢圖(1969年馬爾地夫—2006年),你就能深刻認識到市場的動盪屬性——盛極必衰,剝極必復。還有一點就是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市場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,歸納法並不可靠。從三十多年來大幅振盪的行情走勢來看,任何長期的投資報告實際上都不具備什麼操作價值。入場與出場時機的把握,往往才是成敗的關鍵。所以,唯有惶者才能夠更加敬畏市場,從而在建立頭寸時能夠謹慎且適當;唯有惶者才能夠以健康的心態尊重不確定性,從而不斷收集資訊,權衡利害,做到時進則進,時退則退,進退不失其時。做期貨,無論多麼自信,我們都應該始終在腦子裡留下一個角落,以便讓與預期相反的行情走勢也能不時地有一個棲身之地。人一旦過度自信,就會忽視客觀情況的變化,從而增加失誤的可能性。抱有單一的看法,往往是相當危險的行為。唯有惶者更能做到“至人消未起之患,治未病之疾”,也唯有惶者方能避免只瞧天不看地的結果,恰如在《讀伊索寓言》中所說:只向禮服高處看,不顧腳下的結果,有時是下井,有時是下野或者下台。期貨投資也總有意外情況發生,準備好應對措施,比不準備好。期貨行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,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。人改變不了行情,只能適應行情;調整不了市場,只能調整自己。唯有惶者能夠及時地隨行就市,調整自己,迎接變化,順應變化,化變化為機會,從而做到“適者生存”。恰如達爾文所說,“應變力也是戰鬥力,而且是重要的戰鬥力。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強大或最聰明的物種,而是最善變的物種”。  歷史的經驗表明,預測價格、自以為是、固執己見、滿倉操作等行為都是危險之舉,很容易被市場淘汰。市場絕對至高無上,需要人們敬畏它。殺傷力最大的危機是沒有預見到的危機。唯有謹慎的惶者才能在市場中生存。...@.@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西裝外套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27hsiy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